齐声众口NO.33 | 江苏创英:向阳而生 涅槃归来
长期以来,国内种植体市场均被欧美品牌和韩系品牌割据,国产植体经过近年来的踔厉前行,虽然在临床数据支撑和学术支持上还有待积累,但整体产品质量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国产植体代表之一,江苏创英种植体受到了越来越多口腔医疗机构的推荐和关注,2023年1月的国内首次种植体集采中,创英种植体在四级纯钛种植体系统A组甲类中标,彰显了产品的不俗实力。
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福隆控股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福隆控股集团则是由国内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传奇人物钱福卿创建,他草根出身,曾用25年时间,将一手创办的创生控股发展成为中国内地最大、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从而开创了中国内地医疗器械的创生时代;在出售创生后,他转身二次创业,仅仅用了1年时间,全面打造福隆控股,这一次已近七旬的他所期待的则更多......
1
25年,精雕细琢骨科行业
钱福卿出生于1954年,江苏常州武进人,因家中贫困,15岁的他拿着父母亲好不容易凑的几十元生活费前往扬州,开启了他的打工生涯。他先是在一家社办玻璃仪器厂当“灯工”,之后走南闯北,辗转于苏北、江西等地打工,历经着一次次对于人生的修炼和思考。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漂泊多年的钱福卿敏锐感知到时代的巨变,决定回乡创业。1986年,创生控股(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武进县牛塘医疗器械厂成立。最初厂里产品较单一,主要为某种医疗仪器定做配套设备,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军骨科医疗器械这一专业领域,则源于一个古道热肠的佳话。
福隆控股集团董事长钱福卿
1986年的一天,钱福卿前往上海出差,受朋友之托给其在上海的父亲捎带衣服。钱福卿赶到时,发现朋友的父亲突发疾病。他立即把人送到医院,又在医院陪护了3天才急匆匆赶往浙江出差。
3天后,钱福卿出完差又直奔上海。这时,朋友的父亲已基本康复,对钱福卿的热心肠十分感激。巧的是,朋友的父亲是上海某手术器械厂的高级工程师。在其推介下,钱福卿接触到了骨科医疗中一种名为梅花钉的产品。当时,上海某钢管厂准备对这项产品技术进行转让。钱福卿赶到该钢管厂商谈产品转让事宜,最终以8万元的价格成交。整整一卡车的技术资料、半成品、设备,被钱福卿全部拉了回来,由此推开了骨科医疗器械的大门。
此后,牛塘医疗器械厂先后开发了植入器械梅花钉的全套器械、手指及足趾植入器械包,包括成套微型接骨钢板和微型HA2螺钉,并配备必需的手术器械,迅速从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走上了规模企业道路。
“创生:创之道,生之妙。” 2002年12月,创生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中国骨科市场的首批进入者之一。跌跌撞撞走过初创期,创生始终秉承“专业、专注、专心”的宗旨只从事于骨科器械。到2009年,创生控股已成为中国骨科产品生产商中最大的创伤产品生产商及三大脊柱产品生产商之一。
2010年6月,创生控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2011年,创生控股实现营收3.85亿元,净利润1.41亿元,在“2010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区500强”评选中,创生以前3年收入增长率160.72%的成绩名列其中,亚太地区同时入围的生物制药及器械企业仅有46家,创生在其中排名第23位。
2010年6月
创生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钱福卿(左6)
2
向创生“告别”,迎福隆“新生”
当时国内的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可谓是风起云涌,跨国强企虎视眈眈,民族企业发展如火如荼。按照国内市场销售额排序,前五强座次如下:强生、美敦力、辛吉思、史赛克、西玛,创生、康辉、威高3家国内本土公司则紧随其后。由于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急速扩张,跨国公司并购大潮逐渐向国内蔓延。
2007年美敦力注资威高,设立合营公司,点燃了第一把战火(后于2012年12月美敦力宣布退出威高);2012年9月,美敦力宣布以8.16亿美元并购康辉控股,在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炸响了一颗惊雷,而另一国际巨头史赛克则把目光瞄准了创生。
2013年,全球最大的骨科器械商之一史赛克在香港证券市场向创生医疗发起要约收购,以每股7.5港元的价格(溢价45.3%)收购创生医疗。在整个收购谈判中,钱福卿始终坚持“创生”这个中国的民族品牌必须保留,否则免谈,史赛克公司接受了他的这一谈判条件。
2013年4月创生控股全资出让给
世界500强公司美国史赛克
随后钱福卿成立了福隆控股集团
收购公告正式发布以后,外界一片哗然。一时间,责备、质疑,甚至谩骂声纷纷涌来。“出售创生,对我来讲,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也可以说是痛苦的选择,但背后有重大战略意义。”谈及当年出售创生的决定,钱福卿说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们对创生的放手,与其说把企业卖了,倒不如说获得了更高、更广的发展平台。”钱福卿心里早就为企业将来的发展酝酿了一个宏伟的蓝图,那就是发展大健康产业。他把目标锁定在种植牙、体外试剂、生物医药等高新医疗产品领域。放弃创生控股,可以描绘一个布局更大的医疗产业版图,而这个版图,将是原创生的7-8倍。
“我希望,我能够实现从1到N的突破。”这次并购,为钱福卿长期寻求突破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告别”创生,是“忍痛割爱”,更是“战略换血”。
2014年,出售创生1年之后,钱福卿在西太湖投资建设的福隆控股集团正式落成投运。在成立之初,福隆控股集团便已将生物技术和新型医疗确定为企业发展方向,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集团已经完成了一系列产业布局,涉足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绿色照明、环保科技和金融创投等五大产业,已有30家全资、控股或参股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设备、生物材料、种植牙及口腔植入物、医用高端敷料、空气净化材料及成套设备、LED光源、数字电影光源、大功率紫外杀菌光源等,部分产品已具备国际一流水准。
3
布局口腔植体 打造民族品牌
进军口腔种植领域是福隆控股集团成立时就规划好的产业发展方向之一,集团全资子公司江苏创英成立于2010年4月,总部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专注于口腔牙种植体系统及种植工具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自成立以来,江苏创英便瞄准国际一流产品标准,强化技术创新,与瑞士、德国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及表面处理技术,志在打造让医生及患者信赖的国产高品质口腔种植体。
2011年,创英与赖鸿昌教授种植团队合作完成创英龈水平(TL)种植体系统动物试验;
2015年,创英龈水平自攻型TL种植体系统取得Ⅲ类医疗机械证;
2017年,创英骨水平自攻型BL种植体系统取得Ⅲ类医疗机械证;
2020年,创英骨水平自攻型BLE种植体系统取得Ⅲ类医疗机械证;
2021年,创英龈水平自攻型NT种植体系统取得Ⅲ类医疗机械证;
......
创英种植体采用纯钛材料,四级冷作钛处理,强度高,可以用作前后牙的日常缺牙修复;采用国际前沿的大颗粒的喷砂酸蚀表面处理,使种植体拥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和超高洁净度,不仅可以增加骨结合面积,还利于成骨细胞在种植体表面的沉积和附着成骨;目前已推出TL/TLE、BL/BLE、NT五大种植体系统,适用于不同的适应症状。
以创英骨水平自攻型植体BLE系列为例,其从2017年开启临床实验,临床结果显示植体安全可靠,效果稳定,操作简单,自攻性强,初期稳定性高,成功率可达99.9%,各项指标均符合或超越行业标准。
创英BLE植体采用进口原材料,原材料处理工艺为四级冷作钛技术,材料强度可达750Mpa。表面处理采用国际前沿的大颗粒喷砂加酸蚀工艺,经过处理后的表面可形成多级且大小不一的孔洞,为骨细胞的攀附提供良好的条件,可以达到良好的骨结合效果,文献证明创英BLE种植体系统八周骨结合率可达71.64%。
注重植体的细节处理,以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在形态设计上,创英BLE种植体主体采用锥柱形,植入过程中形成逐级骨挤压,植入后拥有较高的初期稳定性;颈部微螺纹,增大与骨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抵抗边缘骨的吸收;圆钝底部结构可减少应力集中,减少骨组织受损,有效保护重要解剖结构;温和有效的直线型切割槽作用于侧方骨壁,植入过程减小对侧壁的阻力,容易植入,直线型切割槽同时具备良好的骨屑收集能力,良好的骨挤压效果,增加种植体植入初期稳定性。
性价比优势比较突出。 2023年1月,首次国内种植体集采开标,创英种植体在四级纯钛种植体系统A组(需求前90%)甲类中标,拟中标价格为747元/套,低于韩国登腾(770元/套)和奥齿泰(771元/套),后期借助集采优势有望进一步开拓市场,尤其是二三线下沉市场,加深品牌积累。
4
结语
40余年的改革开放,让无数优秀的企业站到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梯队,承担着创建优质民族品牌的重任。斗转星移,潮起潮落,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年近古稀的钱福卿说,“我的人生就像故乡大地上的一株春苗,我拼尽全力向着阳光生长,只为回报大地的知遇之恩。从创生到福隆,他们是我创业征程中的一道风景,只有执着向前,心中才会有锦绣万千,未来我还要继续赶路,为什么不呢?”